最近,聯合國貿易和發(fā)展會議(UNCTAD)發(fā)布了最新的全球海事發(fā)展報告《2019全球海運發(fā)展評述報告》,報告對航運各個分支市場的供需、宏觀外部因素、港口績效、新興技術影響等方面進行了回顧,并對航運業(yè)未來的發(fā)展做出的展望。
散貨船海運今年行業(yè)最權威,最全面的報告特別提到貿易政策沖突,地緣政治和制裁,環(huán)境問題以及燃油經濟性的影響,導致全球商品貿易增長放緩。這進一步促使全球航運業(yè)面臨海上貿易增長下降的困難局面。
全球航運貿易增長在18年中放緩
2018年,國際海洋貿易增長乏力,也反映了當前世界經濟和貿易活動動力不足的局面。2018年的貿易額從2017年的4.1%增加到2.7%。增長放緩影響了幾乎所有相關行業(yè),全球集裝箱集裝箱吞吐量的增長率從2017年的6.7%下降至4.7%。
貿易摩擦
整個2018年,世界一直關注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和關稅升級,這種情況一直持續(xù)到今天。從中美貿易的商品結構來看,對谷物,集裝箱和鋼鐵產品運輸市場的影響最為嚴重。
不確定性
在19年初,還存在影響市場的不確定因素,包括澳大利亞颶風維羅妮卡造成的鐵礦石貿易中斷以及巴西淡水河谷大壩崩潰等。另一方面,對伊朗和委內瑞拉的制裁、OPEC組織削減原油產出決議的執(zhí)行,則很可能對油運市場施加壓力。
對中國進口需求的過度依賴
中國是干散貨和集裝箱貿易的領導者,并且在過去十年中貢獻了近一半的全球海洋貿易。2018年,中國的海上進口占世界海上貿易的四分之一。
在這種情況下,全球航運貿易高度依賴中國的經濟發(fā)展。隨著中國經濟發(fā)展從高投資和制造業(yè)過渡到消費和服務業(yè),中國對鐵礦石和煤炭進口的需求已經下降。這種下降對干散貨運輸貿易產生了負面影響。
一帶一路倡議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有望促進國際貿易的增長。得益于集裝箱干散貨(如鐵礦石和散裝谷物)以及石油和天然氣產品的增長,預計2019年至2024年全球航運貿易量將平均達到3.4%。